今年5月31日星期一,中國政府宣佈進一步放寬其家庭規劃政策,容許每個家庭最多育有三個小孩。新政策取代之前的二孩政策,是政府其中一個解決國內人口老化、勞動人口下降及社會挑戰等問題的宏觀政策目標。
中國家庭規劃政策演變過程︰
自1978年起,中國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,人口數目接近十億。為遏止人口增長速度,中國推行多項措施,包括鼓勵中國家庭最多生兩個小孩。1982年,中國政府將「一孩政策」寫入其新的憲法,將該政策列為公民責任。2016年,中央政府放寬每個家庭育有最多兩個小孩。
中國政府為甚麼落實「三孩政策」?

一孩政策實施多年,成功遏止人口增長速度。不過急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,令中國開始看到出生率下滑、人口老化,以及男女比例失衡等問題。
中國政府公佈最近的人口數字不久,隨即宣佈放寬生育政策。中國2020年人口普查錄得1,200萬新生嬰兒,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18,是自1961年來出生率最低的一年。
不止中國正面對人口增長放緩的問題。在美國,其2020年人口統計調查顯示,美國的人口增長速度是有歷以來第二低,增長僅高於美國大蕭條後百分之0.1。加上2019新冠病毒疫情奪去不少中國和美國人民的性命,兩國正面對前所未有的人口挑戰。
「三孩政策」意味著甚麼?

「三孩政策」是中國政府解決勞動力萎縮和人口老化問題的大計劃之一。根據新華社報道,除了新政策之外,中央政府還承諾「分階段」提高退休年齡。
另外,中國政府亦致力推動與生育有關的支援措施,包括教育及醫療開支。懷孕歧視問題至今仍然對在職懷孕女性造成龐大壓力,中央政府承諾「保護在職婦女的合法權益」。政府亦加強宣傳推廣,教育年輕的中國市民健康的兩性關係及婚姻觀念。
中國的「三孩政策」對未來意味著甚麼?

有評論擔心放寬生育或會造成中國城郊之間的人口不均問題,為國家帶來「意想不到的後果」。這是假設鄉郊的人口增長遠超城市的人口增長,從而加劇貧困問題,對就業造成壓力。一些直接依賴中國市場的行業而言,勞動人口的減少讓人擔心,一旦中國經濟增長放緩,將帶來間接經濟影響。根據幾位《彭博》的經濟師,倘若採取適當的政策措施,中國將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。
全球化智庫(CCG)高級研究員莫天安,本身專注研究人口問題。他認為中國數碼化的趨勢,能夠減輕勞動力萎縮的擔憂。在其一篇評論中,他認為「隨著中國的經濟愈趨發達,一個較小、但卻訓練有素及專門的勞動人口,其競爭優勢遠超一個只是人數較多的勞動人口。」
全球化智庫創始人兼理事長王輝耀分析指︰「這個調整若無助改善人口問題,能有助政策者日後的施政。」只有時間才能證明中國的「三孩政策」能否成功配合其人口變化的調整,以及中國的數碼市場如何影響其勞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