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貿易戰持續不下,美國近日再度向中國徵收新一輪關稅。美國總統選舉在即,各候選人在貿易方面立場如何?
候選人雖爭相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華的關稅政策,認為會對農民、消費者及企業造成巨大影響。不過,各候選人並沒有提出具體建議。部份傾向現屆政府的外交政策,但無人明確表明會即時取消徵收關稅。
溫和派候選人,如參議員克洛布徹(Amy Klobuchar)提出增加與中國政府的談判,表明美國「應重返談判桌」。她批評特朗普對美國農民及工人的未來猶如「他其中一個已破產賭場的籌碼」。

前住房與城市發展部部長卡斯洛(Julian Castro)則認為美方擁有談判籌碼,因此他會「立即重啟對華談判,為貿易戰降溫」。但他並無提出如何讓中方重返談判桌的具體措施,或指明美方談判籌碼為何。
進步派候選人則形容現時徵收關稅是美國對外,尤其是中國的重要資產。參議員桑德斯(Bernie Sanders)形容關稅為「讓中國跪下的重要武器」。而參議員沃倫(Elizabeth Warren)則指,她會利用關稅作為其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,以阻止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。不過她強調不會支持任何不符合特定環境、勞工和人權標準的國家的貿易協議。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沃倫承諾,將大大減低企業在未來貿易談判的影響。
其他候選人,如華裔企業家楊安澤(Andrew Yang)及州長布蒂吉格(Pete Buttigieg)就批評特朗普的貿易戰所帶來的後果,特別是對美國農民及外國盟友的影響甚大。楊安澤表明一旦成為總統,不會撤銷徵收關稅;布蒂吉格則指會繼續利用關稅向中國主席習近平政權施壓,但補充指單單是關稅不會令中國改變其經濟模式。

另一方面,參議員哈里斯(Kamala Harris)表明要中國對其不公平貿易行為,特別是知識產權盜竊行為負責。
知識產權是美國前副總統拜登(Joe Biden)高度重視的議題。 為遏制中國的反競爭法,拜登明言要復修與美國主要盟友的關係,並鼓勵他們共同向中國施壓。 但他沒有明確表示是否會取消特朗普的所有關稅。
一眾候選人之中,只有美國聯邦眾議員歐洛克(Beto O'Rourke)表明會取消所有關稅,但同時要求中國停止所有不公平貿易行為,以及將領導全球合力遏制中國的反競爭行為為其首要任務。
有別於其他候選人,共和黨的美國前眾議員桑德福 (Mark Sanford) 及 前美國聯邦眾議員華爾希(Joe Walsh) 均表示反對中美貿易戰。他們稱兩國之間的緊張局面破壞了美國在全球的地位,以及對美國農民造成巨大影響。他們強調支持維持自由貿易體制。